十一月十五日紀事
Nov. 15, 2011

一早我就到總圖準備研讀化學,沒想到身上連一張可計算的紙都沒有。但我又不太想在物理實驗記錄或化學結報上計算分子軌域,只好一直預習課文。等等,這個不是重點

下午兩點多,爸爸叫我出席一下謝豐舟教授退休回顧展。(家父跟他滿熟的)最近各位有到總圖的話,應該會看到一樓斗大的“迎接生命的一雙手”招牌,旁邊還有一棵樹上掛著達爾文的照片。

結果謝醫師臨時叫我彈點什麼,讓我緊張的要命。我趕快到二樓借了一本孟德爾頌無言歌,在旁邊複習。不久,校長,學務長和今天的主角謝醫師都簡短地致詞。半個大廳被擺滿椅子,老老少少,穿著西裝的教授們或站或坐,人潮頗有點阻礙交通。

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清真寺參訪
Nov. 4, 2011
[編注: 伊斯蘭文化與思想的報告。有所增訂。] 

十一月四日星期五下午三點多,上完微積分,我在販賣機旁邊等黃郁蓁。
“我不認識路耶!”她承認。

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普通誤你學
Sep. 26, 2011

(鏡頭拉近,桌上放著一張綠色的小紙片。)
(室內一片安靜,只有電腦風扇的嗡嗡聲)
朱希平: 你要不要來聽聽看ifgo?

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登登登登
Aug. 22, 2011

登-登-登 — 登——
登-登-登 — 登——
登登登 - 登! - 登登登 - 登! - 登登登 - 登 ~~ 

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讀書筆記——4月3週又2天(電影)
(4 Months, 3 Weeks and 2 Days)
May 27, 2011

我不習慣《4月3週又2天》這類歐洲電影的慢步調,甚至覺得一些冗長的場景在拖時間,例如Otilia和男朋友家人吃晚餐一幕。雖然如此,本片如記錄片似的,沉默而沒有配樂,冷峻的拍攝風格也獨樹一幟。而且鏡頭還定住一直拍那死胎,真是要觀眾假裝沒看到都不行!

片中背景在1980年代的羅馬尼亞,革命爆發與共產政權垮台之前。這時的街頭看來頗為蕭條,物資困乏,連肥皂,香菸等日常用品也要透過黑市交易。晚餐一幕,談話間也展現了不少性別或是城鄉間的偏見。放在更廣的背景,除了處理墮胎主題,本片更可以作為東歐邁向資本主義前的一張剪影吧,令我想到“再見! 列寧”(Good Bye, Lenin!)。

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讀書筆記——盧安達飯店(電影)
(Hotel Rwanda)
May 24, 2011

為什麼我挑的電影都這麼沉重?《盧安達飯店》片長不長,但它帶來的震撼卻難以消退。即使過了一個星期,想到血流漂杵的畫面,依然令我頭皮發麻。唐其鐸(Don Cheadle)在本片中獨挑大梁,獲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,雖然我之前對他的印象就只有在《瞞天過海》(Ocean's Twelve)系列中晃來晃去而已。

一百多萬人的死傷人數,即使在整個歷史上也算是很誇張的。盧安達大屠殺的起因複雜,不是三言兩語能解釋,也不能單純地用對或錯來形容。胡圖(Hutu)族民眾犯下的暴行固然是法理不容,但我們不是他們,或許也沒有資格批評吧。我們若身處在那個環境之下,誰保證不會和他們一樣拿開山刀,看到圖西(Tutsi)族鄰居就砍? 如果認為“我永遠不會犯下這種罪過”,這種想法或許才是罪惡的根源呢。我看過《路西法效應》(The Lucifer Effect),其中這本書藉由史丹佛監獄實驗,向讀者展示一個人如何在環境影響下,變得殘酷而暴力。如果體認到環境多麼容易改變一個人的人格,也許就能遠離(不敢說克服)這個人性的弱點了。

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讀書筆記——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(電影)
(嫌われ松子の一生)
May 13, 2011

《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》類似音樂劇的手法非常特別。尤其到最後一幕姐妹團圓的場景,幾乎使我掉下淚來....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。不過,更多的時候,我的困惑卻大於感動。

首先為什麼松子會這麼傻? 每次被男人騙,卻還是瘋狂迷上別人? 我看到她最後一次迷上一個歌手時,幾乎認為她是和《安琪狂想曲》(A la folie....Pas du tout)女主角一樣的病例。

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May 05 Thu 2011 19:19
  • 贖罪

贖罪(電影)
(Atonement)
May 5, 2011

贖罪的評價不錯,但在我看來有許多我不明白的劇情漏洞。

本片的拍攝,取景都很用心。劇中Tallis大宅豪華氣派,又帶有一點神祕和陰鬱;我也想住在這樣的地方啊! 像是敦克爾克(Dunkirk)大撤退那段場景應該花了導演不少時間,也花了不少臨時演員。幕後花絮說,那五分多鐘的“平穩連續鏡頭”可以創記錄,最後成果果然非常有氣勢。

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讀書筆記——嫌豬手事件簿(電影)
(それでもボクはやってない,直譯: 儘管如此,我沒做過)
May 4, 2011

《嫌豬手事件簿》是難得的法庭片,其中寫實的場景和嚴謹的法庭對白足見導演下過功夫。本片場景非常省錢,完全靠對白與情節引起觀眾興趣。以前看過幾本早絕版的梅森探案,我就對法庭推理很有興趣,卻沒本片那麼沉重。真希望我一輩子也不要捲入訴訟,畢竟有幾個人能像金子徹平,本片主角,一樣,一年多來堅持為自己做唐吉訶德式的辯護?

寧可懲罰好人,不願放過壞人,或是寧放過壞人也不冤枉好人? 這已牽涉到法律哲學的基礎了。其實徹平有沒有罪已不是重點——當然依照本片設定應該是無罪——重點是依照證據來看,不管有沒有罪都是完全可能的。第二位審案的法官看來冷酷嚴峻,其實判決依然合情合理。

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讀書筆記——三個傻瓜(電影)
(Three Idiots)
Mar. 10, 2011

平日嚴肅的物理老師藍金興今天難得給我們放電影呢! 他前一天一直說這片多好看,但賣了關子不肯說片名,原來就是2009年轟動一時的《三個傻瓜》(3 Idiots)。

不知道印度學生的壓力是否和片中說的一樣大。不過我似乎沒有聽過印度出了什麼偉大的物理學家或數學家,除了家喻戶曉的天才數學家拉曼努江(Srinivasa Ramanujan),還是說這是我的偏見? 也許他們囿於傳統觀念,地位最高的還是以軟體工程師和其他能賺錢的職業為主,和台灣一樣? 我對這個次大陸實在了解很少。

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