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讀書筆記——4月3週又2天(電影)
(4 Months, 3 Weeks and 2 Days)
May 27, 2011
我不習慣《4月3週又2天》這類歐洲電影的慢步調,甚至覺得一些冗長的場景在拖時間,例如Otilia和男朋友家人吃晚餐一幕。雖然如此,本片如記錄片似的,沉默而沒有配樂,冷峻的拍攝風格也獨樹一幟。而且鏡頭還定住一直拍那死胎,真是要觀眾假裝沒看到都不行!
片中背景在1980年代的羅馬尼亞,革命爆發與共產政權垮台之前。這時的街頭看來頗為蕭條,物資困乏,連肥皂,香菸等日常用品也要透過黑市交易。晚餐一幕,談話間也展現了不少性別或是城鄉間的偏見。放在更廣的背景,除了處理墮胎主題,本片更可以作為東歐邁向資本主義前的一張剪影吧,令我想到“再見! 列寧”(Good Bye, Lenin!)。
Otilia為什麼要為Gabita和Mr. Bebe上床? 她在街頭嘔吐,是否暗示她也懷孕了? 或許Otilia希望Gabita以後也能“幫”她? 其實Otilia的演員何必脫的精光呢 -\\\\- (這不是重點吧)
總之,各地的法規未必都像羅馬尼亞一般保守——在美國,各州接納墮胎法案的程度也差異很大吧。不過男性不要像Otilia的男朋友把這些問題當禁忌,這點倒是肯定的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