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月二日獨白
Feb. 2, 2014
內容提要: 如何選擇工作,與其背後理由。該作什麼,如何決定。
過年前後,我聽到許多長輩工作的事。一直看似順遂的人,不盡總是如此。爸爸做完博士後研究,好幾個月都找不到工作,最後在美國開了兩個多月的校車。朱俊華,一位他明尼蘇達的同學,就沒那麼幸運: 他念了航太的記憶性材料,完全沒有興趣,之後因為遷就他太太的工作,他只好去教野雞學院教數學,退休前幾年改當學校行政的小職員。
在台灣的教育,小孩一直念書,被說有天會找到方向。我說“我到底該幹嘛”,這清楚嗎? 於是都大三了,他還不想想以後。如果我們只是做社會學的描述,這簡單。因為每個人的行為都有生物基礎——某些興趣使他愉快,喜歡受到別人肯定,幫助別人帶來成就感。
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一月二十八日紀事
Jan. 28, 2014
最近我的臉書呢,常被兩種類型佔據: (a) 物理營 (b) 冰雪奇緣。
關於前者(物理營),我不是那種會去打心得文的人,我也不夠資格這樣,因為我頂多幫忙些機械性的事務。我並不是非常熱中活動的人——我既不想以此為藉口,卻不覺得這需要辯護。順帶一提,新朋友們必須明白,我要看到一個人好幾次才能記得他的臉和名字。我的不合宜的舉止,如果有,也在所難免。真的很榮幸能認識你們,物理系的大家。讓我一次次鞏固以前在上課偶有互動的工作記憶,甚至有點身為一分子的感覺。遇見大家似乎是命中註定的——我這樣說只是個比喻: 你們先不要把討論延伸到決定論上面。
關於後者(冰雪奇緣),因為大家都回鄉了,都揪不到人看,只好一個人去了。我真的不是誤以為3D版會看得到3D的事業線才去看的。就這點而言,確實稍嫌遺憾,真的滿好看的。證據: 像我這麼冷血的人,眼眶竟然濕了好幾次。成績差不多也出來了,實在爛到不行呢。昨天早上跟朱帥去看當代美學考卷,我因為寫錯題號被扣十分,嗚嗚....結果就跟教授聊起來了,大談我的相對主義跟唯物論與化約論。
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讀書筆記——冰雪奇緣(電影)
Frozen
Jan. 27, 2014.
最近我真的很多蠢事....我今天一個人去信義威秀看《冰雪奇緣》(Frozen),因為物理營行前營的時候去揪人又很奇怪,那時大家都在忙,結果又現在快過年,大家都回家了。
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鄭家醬油麻糬
Jan. 22, 2014
嗚嗚! 今天導生宴的時候,我把麻糬掉到醬油裡面,意外發現再吃進去味道不錯。我心想: 也許五十年後的今天,這裡會有個牌子寫道,
“2014年,一位鄭同學因為電子學期末成績太爛,正在心神不寧的時候,麻糬掉到碟子裡。那一刻,‘鄭家醬油麻糬’就這樣誕生了。他慶幸自己念的是電機系,否則就不會來這裡吃導生宴。
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一月十九日紀事[大地遊戲]
Jan. 19, 2014
今天下午跟物理系同學去試玩大地遊戲,孤僻的我終於參與了些系上活動~~覺得榮幸! 也順便認識了一些物理系學妹,不過這不是重點。只是順便啦。還有幸跟總召曾德維大大分到同一小小隊! 不過我第一次玩這類東西,有一半時間在狀況外呀。
要不是今天闖關,平常還真沒有在白天繞著醉月湖畔,而親自走在小徑上的次數也屈指可數。白天鵝悠游著,大笨鳥(學名是夜鷺)隔著柵欄瞪著人,縮著脖子;一隻黑天鵝非常不怕生,四處徘徊,叼起熊良瑜的衣服。李本彥的職責是趕鴨子。
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當代美學筆記#14
柯靈烏及杜威
Jan. 2, 2014
[最‧終‧話]
接下來我們介紹柯靈烏(Collingwood)。你看他相片又帥,又是文青,感覺班上就會有人喜歡他。他是劍橋畢業,任教牛津;課本說他是 Ox-bridge 。[子宇注曰: 好像跟“台清交”意思差不多] 他主要做的是歷史跟歷史哲學。可是身為一個文青,會去提出表現理論也是意料之中呀。比起黑格爾這麼龐大,柯靈烏的簡單理論比較容易瞭解,卻也不難看出來他的缺陷。
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宇宙與人生
Dec. 30, 2013
今天吳俊輝教授的宇宙學最後一堂課,跟大家岔題多講了幾句話。他說,他花滿多時間去上科普節目,出競賽題,跟政界和教育界溝通,因此被譏沒有做研究——大學教授的本分,一般認為。但是,他又說,大家對人生的目的要有自己的答案,不該被社會的期待牽著走,被旁人的價值觀框住。
他又放了段五分鐘的影片,配上凝重的弦樂。一開始是台灣的衛星照片,翠綠的山脈和陰影,被電腦套色的更清晰。鏡頭拉遠,是整個亞洲和太平洋,然後是浮雲和大氣層的霧靄。直到地球縮成一個小點,露出了月球和假想的軌道,還有其他類地行星。金星離地球最近,大氣壓跟高溫卻不適居住。火星,曾在各方面最相近,則已經乾涸冰冷。接著氣態的木星,土星,天王星,海王星,一個個繞著太陽,每一個的距離都比前一個遠好幾倍。
然後小行星帶,柯伊伯帶(Kuiper belt),歐特雲(Oort cloud),一圈圈依想像畫的白色圓盤,都越來越遠,直到另一片繽紛的氤氳刺出投影幕,那每個亮點都是恆星。古典神話的人物被輕輕勾勒上夜空的黑底,那都是人類最早對夜空油然而生的第一次認真解釋。恆星們也有自己的行星和衛星吧? 最近的半人馬也離我們4.3光年了。那裡,真的像阿凡達講的,有室溫超導體嗎? 有智慧生物嗎?
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讀書筆記——台大合唱團與樂興之時年終祈福音樂會
Dec. 28, 2013
今天下午在寒冬之中到中正紀念堂站五號出口,我默默跟著許多穿西裝跟長裙的同學,到國家音樂廳的休息室,裡面大家紛紛臨陣複習一下vocal score。因為休息時間非常長,我跟著TimC和其他tenors去一樓春水堂喝飲料。我一個人借他的傘,繞著國家音樂廳外圍走了一圈。涼風吹過來,實在是非常的冷也非常舒服。
回到後台,看著畫質很差的小電視連線,可以知道廳裡已經奏完上半場的華人的現代作品了,可惜不能好好聆聽。然後大頭們把大家叫到走廊上排位置,聽口琴的起音,用哼的發聲;大家走進女生休息室,讓連老師給大家排隊型,勉勵了最後幾句話。
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鏡子
Dec. 26, 2013
我是一面鏡子,我猜,冷冷地反射這個複雜的,族類相似的世界。
或默默觀察哪個圈子怎麼形成,或在圖書館聽到隔壁耳語,或誰上台報告說錯話使他懊悔,或誰因為無心的誤解而氣惱,或感嘆那個朋友猶豫要分手,或facebook上的哀怨文,或哪篇邏輯謬誤的社論——都提供了判例給尚不成熟的鏡子。
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當代美學筆記#13
媒介的衝撞與混淆
Dec. 26, 2013.
[本專欄每週四刊登]
藝術媒介論的影響是,當我們想解釋什麼是藝術的時候,Arthur Danto說這只能用維根斯坦(Wittgenstein)的族類相似,或是德希達(Derrida)創的字“差異性”(differance)來解釋。但是對當代的前衛(avant grade)藝術者,你把它定義成什麼樣,正投他們所好,因為他們一去創造一個反例,那個定義就過時了,他們就更要標新立異。當代藝術比較像闡發一個點子,而不是給你秀美,也不是感動——那早就是古典的東西了。
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