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鋼琴調音
July 9, 2014

我家裡的直立鋼琴,我大一的時候就覺得鋼琴不大好了,有時候踩踏板而放開的時候會有鍵卡到按不太下去,有時候則是某個音特別大聲,某個鍵沒聲音。因為上大學以後我幾乎沒什麼彈,都荒廢了,鋼琴也已經大概三年沒被調音了。她就連絡我以前的鋼琴老師林老師,介紹了一個調音師,說先請他看看。林老師建議我們買一個除濕機放鋼琴旁邊。前幾天燦坤大特價,我爸就剛好去買了除濕機。我傻眼,也不知道這有沒有用。

今天下午調音師來了,是個親切的阿伯,他還說他早上才在看巴西對德國,一打開怎麼已經5:0了。(之前的調音師很年輕,感覺一問三不知。他調完音以後就說沒有其他問題了。) 他一打開琴蓋就說,Yamaha的H開頭的是好琴呀!! 我媽說這個是16年前買的,花了八萬多。阿伯說這個在現在可能要三十萬! 他先打開一個機器上面有小螢幕指示音高。接著以中央A為中心,往左右按了許多四度及五度,聽聲音。

他問我中央A要440[Hz]還是442;現在比較多人選用442,因為比較亮。我選442。我順口說,“我記得巴洛克時候的標準比現在低,因為大家為了讓音色越來越亮,都越調越高,後來歌手都唱不上去。1850s 法國皇家科學院才規定440Hz是標準中央A。現在的authentic performance都會調低半音。” 我講完,他整個人大喜過望呀! 他說,“你們家小孩呀,氣質不像普通人,對音樂這麼有研究,又可以考上台大電機....” 我只是剛好有印象啦......囧

我問他的調音法是什麼;他說這叫“割振調律”。我猜他是指定每四度及五度之間的拍(beat)的頻率,來妥協五度圈(circle of fifth)裡面完全等比級數與純五度的差別吧?

因為某些鍵的 action (機械構造)從空隙的側面露出來,我就很仔細的看他的運作。他見狀,熱心地跟我解釋。當我把鍵按下去,jack (費力槓桿) 會先動。但是完全按下去時hammer butt (槌子尾端較大的基座)會縮回來,因為catcher下面有一條黃線把它拉住。這時槌子縮回,靠在check (止住他架子)上面。(其實這些字我都不認識.....要怎麼考GRE)

http://www.infovisual.info/04/img_en/025%20Upright%20piano%20action.jpg

有四根弦(竟然只有四根!),其槓桿的某個組件,他說叫 butt flange (底座的管線接合的部分),斷掉了,然後幫我換了。原先彈簧不能回復,在敲下去的時候就沒什麼聲音了。
 
過了一個小時,最後一小段吸音的絨布被他解下,終於調完了。我試了一下,突然改善不少! 這時候平常罩住琴的布也被拿下來了,才發現原來鋼琴的聲音這麼好聽呀! 彈貝多芬的曲子,完全可以體會到那種咬牙切齒的暴怒感覺呀! 我的浪漫情懷都被激起了! 我突然好想練琴了呀!

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麼改變了,這個要請教各位了。在一連串快速的段落,flange 斷掉的弦有可能讓我拐到之類的,但我不太相信只有這點影響。原先弦的鬆緊不同,也許使我的力道不同。另外他也調整了踏板,原先要按得很深 damper (悶住弦的毛絨)才會被提起。當然一部分也許是因為音被調高了,聽起來比較亮了,心情大好? 

即使如此,我發現某些鍵的音色跟大小聲都不同。原來是因為槌子(hammer)上面的毛絨(felt)新舊不同的關係。大部分的槌子上面都有極深的三條紋了,因為稍微偏移的位置不同,敲到毛被壓扁的部分聲音就硬硬的。他問說,“你要換嗎? 這個全部換要3萬多,可是一般不需要啦。” 我當然說不用....。此外有一些鍵還是不靈活,也有的有奇怪的金屬聲,好像我在彈John Cage早期給prepared piano的作品....我也不知道怎麼辦了。

維護專業的鋼琴一定是恐怖又昂貴的工作。我以後要買大房子,在客廳裡擺平台琴,定期請人把該換的東東都換掉,然後可以在深夜彈暴風雨奏鳴曲也不用怕吵到鄰居。為此我得賺大錢,為此只好去當系統工程師,然後就沒空彈琴了。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QED314159 的頭像
    QED314159

    定理至此證畢。

    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