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術的形式與內容
Feb. 28, 2017
在欣賞繪畫,電影,或小說的時候,我有可能被主題感動,而沒有認識到手法的缺陷。在我看《雲端情人》(Her)時,人機的戀情讓我覺得相當入戲;但事後也看到影評認為對白太過說教,也不夠真實。又如我在看《生命中的美好缺憾》(The Fault in Our Stars)電影版時,我覺得很同情癌末的男女主角;但也有影評覺得太過煽情,矯揉造作,劇情也是老梗——在此例中,可能因為我讀過了書,獲得額外的資訊,而無法公正評價電影的敘事方式。
相較下,我也可能太在意表層,而沒有掌握到要旨。例如夏目漱石的小說《心》相當受到推崇,而我看完只覺得非常無聊,劇情也不合理。這可能是因為我不熟悉日本文化,而無法體會敘述者背叛朋友K的內心矛盾感受。又像宮崎駿的《風起》受到一致好評,但我覺得非常沉悶。但我朋友對軍武很有研究,就對劇中零式戰機製造的一些細節頗有共鳴。
因為小編有學過鋼琴,為了討論這個問題,讓我以音樂為例。在音樂廳裡的時候,如果不要想太多,沈浸其中,我會想到很多別的快樂或悲傷的事情,結果可能沒有專心在聽,這樣好像浪費錢的感覺。而如果我盡量認真聽,我可以辨別很多聲部和樂器,也可以察覺出樂器的不整齊等等。然而事後我會看到一些神人同學說“音色掌握很好”,“音響平衡控制得不錯”,或“在速度上有突出張力”等等。我卻沒有得到這些結論,這樣一來,我還不夠認真比較不同版本,以及聆聽的過程不夠細緻之類的。
讓我疑惑的是,PTT的古典音樂版(clmusic)有些樂迷常出現非常強烈的意見,但他們可能甚至沒有學過樂器。有人會特別被某個版本感動,並認為某某演奏家“掌握了樂曲的整體結構”,但我很難這樣。我學過鋼琴,為何反而沒有這樣細緻的感受力呢?我缺乏的是什麼呢?
其實我自己在彈鋼琴的時候,音樂還是會喚起我的情緒,也會讓我有很多關於樂句表情的想法。在聆聽時,如果我有點過別的演奏來聽,我會以我腦海裡的正典性的速度來比較當下聽到的速度,因此產生正面或負面的評價。但我這樣的評價是否合理?其實不過是我過去的記憶相比較的結果罷了。我還停留在物理的階段,而沒有進入欣賞的層次,於是我無法確定我感受到的是真的假的。
所以一個欣賞者應該達成的境界,就是不但能夠整合自己的感官資訊,也能夠排除無關資訊來源的人。在我看來藝術評論應該是對形式,而非內容的評論。有些人即使沒正式學過樂器,卻自然產生了這些資訊處理的能力,才對自己這麼有信心。而我目前好像還沒達成這點。這些問題很難用文字描述,我也沒有完全想清楚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