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# 維也納遐思——記一杯現泡咖啡
*106.03.05*

朋友贈我一包咖啡。

是大學時代的好朋友,所幸音樂會時遇見。想外文系的她,一如昔日的爛漫,怕是太忙於玩賞生活了罷,自維也納旅行歸來,猶竟惦記我這友人,不禁啞然失笑。

咖啡之沖泡,須先將原豆磨粉,於是素愛咖啡的父親託人為之,可惜鋁箔包上是陌生的德文,該是哪種品項的咖啡豆?濾紙放了,熱水便一澆,粉末可忙著了,萬頭鑽動,擰出一番杳冥的共識,滴落杯底,一個人的微下午茶,也可以很歐洲。只需喝一口,香氣撲鼻而來,酸楚、溫醇、果香、每一口皆流連齒頰,也不是個美食專家,總嘗得出現泡的馥郁呢。

白煙氤氳裊裊升起啊,宛若甫掙脫枷鎖的獸正泅泳,倉皇逃離,萬種情思,如長長的火車,駛於未踏上的異邦風土呀。蒙太奇似地跳轉、翻騰,翻啊翻,彷彿翩翩的粉蝶呢,抓也抓不住。那是百般復歸輪迴虛無之悠思吧,總覺得嘗到了什麼,又任它淡忘、消逝、回歸苦澀。生活乏味索性喝咖啡,喝完了又有些乏味,喝咖啡竟是這樣乏味的事。聽說維也納每個轉角皆有咖啡廳,維也納人不乏味嗎?或是乏味乏味,便有味了呢,哈哈。

是那樣酷寒的深冬,朋友漫步於薈萃之古都,必有一番值得觀覽處啊。只得兀自想像著書上描寫的圓環大道、市政廳、國立歌劇院。歲月出逃自石縫間,鎏金一般地灑下了金碧輝煌。卻偏愛那種歪了披肩的狂風,我以為那是美極了的。馬蹄踏過了酣寐之鵝卵石路,下馬匆匆遮住禮節,以鑲金的假面。才發現眼前,啊!瞧那無限風騷呀,那繾綣的毛茛葉雕飾,尖肋拱頂撐起的不是尖塔,告訴你,是業已傾頹、業已湮滅的哈布斯堡王朝!

再別了,黃昏裡的諸神啊,唉,再別。彷彿馬勒第九交響曲第一樂章一般的銅管齊奏,吶喊、哀嚎。「朋友啊!不要那些聲音!」維根斯坦乞靈於邏輯,荀白克寄情於音樂,但是啊但是!漢娜·鄂蘭嘗云:「邪惡的平庸性,才是最可怕、最無法言喻、又難以理解的惡。」誠哉斯言。又如叔本華亦曰:「世界的本質,乃是我的意志。」意志漫溢而出、驕蹇橫行,於是貪得無厭、得隴望蜀。於是如菌自屍中竄動,異化自我、主宰他人。

吾人能不想起,繭居閣樓上,如坐針氈的安妮・法蘭克?吾人能不謹記,潘德烈茨基的《廣島受難者輓歌》裡的尖銳摩擦,撞擊?布爾喬亞們,要瞧見那「朝扣富兒門,暮隨肥馬塵。殘杯與冷炙,到處潛悲辛」!於是叩問自己的人生。於是希望不要變得殘酷。終是改變不了的罷,卻也「求其放心」。倒也為著身邊的人,聊以寬慰。

讀者呀讀者,你可知道?咖啡和人生,終究是不同的罷!咖啡,是為自己而喝,人生,卻是為所愛的人活!「我進學不止,是欲觀照事理底必然,進而創造美好罷。命運之愛——願我始終愛著。」尼采如是說。

寧可篤信,美,是一種善,化作最溫柔的羽翼,輕輕,輕輕撫觸嗷嗷的飢民。亦寧可自詡,真,也是一種善,掣起最堅固、最扎實的棟樑,使最貧窮的靈魂,也得以安居!也許,這,就是生命之意義,之於我!也許,有愛、便足矣。

只是也許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評語:

一、凡為文或直抒胸臆、一往而深;抑或見微知著、鞭辟入裡。本文可謂二者兼具:睹物懷古,夾敘夾議,鮮活有致,迭見匠心。

二、或抒情、或格理,文字清麗典雅、思路明晰。轉折流暢,溫潤有味。唯題為「記一杯現泡咖啡」,卻只有前兩段集中描寫品嘗咖啡之情事,其餘皆為引申,略顯失衡。

三、作者旁徵博引,融貫中西,觀點殊為獨到。然則鋪陳冗贅,偶有艱澀別扭處。除卻蕪雜之弊,仍不愧為範文。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QED314159 的頭像
    QED314159

    定理至此證畢。

    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