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讀書筆記——模仿遊戲(電影)
Mar. 6, 2015

我在幾年前就看過科普書《碼書》(The Code Book;作者 Simon Singh)裡面介紹艾倫・圖靈(Alan Turing)等團隊破譯謎機(Enigma)的詳細經過那段。今天在《模仿遊戲》(The Imitation Game)片中看到實際被演出來,令我相當興奮! 本片從二次大戰的破譯謎機的歷史,講到圖靈因為同性戀傾向被被控猥褻罪。

不被社會接受的人是本片的一個主軸,像是瓊・克拉克(Joan Clarke)跟艾倫這樣——一個是被歧視的女人,一個是特立獨行的天才兼同性戀。像是艾倫跟長官說話不懂得開玩笑,聽別人(瓊)的話才知道要被動的買蘋果給大家吃,一定要把豌豆跟紅蘿蔔分開的習慣,情節跟演技都滿貼切的。

也如長官Denniston講的,要發揮團隊的力量,就要跟他們好好相處。長大的圖靈已經滿通情達理了,會用自己的方式跟大家溝通。例如說知道瓊的爸媽不準她跟男性工作,就安排她到女生宿舍。說到關懷,滿感人的是他們的一段對白,“我關心你,你也關心我。我們用自己的方式愛彼此。”雖然片中的艾倫最後還是沒有愛她。

同學特別有共鳴的大概是作研究的部分吧! 圖靈相信自己是對的,但是沒有長官肯定他,而如果拿不到錢還可能負債累累。最後如果沒有成功,當初的一絲希望只有神,如果有,才知道吧。

但是把Enigma,圖靈機,圖靈測試,跟初戀對象,結合在一起,跟事實不太符合。而最後硬要轉到同性戀跟歧視有點遠。編劇對“圖靈機”,“通用圖靈機”(Universal Turing Machine),“圖靈測試”,是否有充分了解,令我感到懷疑。而且把機器叫Christopher,這樣的情節不是很真誠,不像常人會做的事,實在太煽情了。

這些都不是艱深的知識,卻被講得很玄。其實如果能像科普書一樣花一分鐘跟觀眾介紹的話,觀眾不就自然欣賞圖靈這個人了嗎? 而且本片的主軸,謎機的構造,沒有被詳細介紹,是滿可惜的,也讓觀眾無法搞清楚密碼破譯的巧思。我想在電影中以一兩分鐘的圖形化方式,深入淺出地,介紹這台謎機,也不至影響到電影的流暢性吧。

為了劇情需要,這些事實上不合理的部分,我倒覺得還可諒解。首先 Bletchley Park 中也不可能止有幾個人,事實上應該是很多人同時在工作。而且跟長官簡報的時候,可以告訴他們,發生什麼困難吧,不只是沒有破解出來,長官就叫他們打包。

畢竟這是一部電影,不是紀錄片。導演塑造的主軸就是像圖靈這樣不同往常的人,我們應該以不同往常的胸懷對待。但是如果我來拍,就會變成接近冷血詳實的傳記片,而不是比較熱血但簡化的電影,因為我畢竟還是念二類的啊(聳肩)。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