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學哲學筆記#8
拉克透胥
Apr. 22, 2014
庫恩宣稱,科學沒有進步,也不是靠理論的判斷。那科學是不是變成群眾心理學(mob psychology)? 是不是霸佔主席台的人就可以講話最大聲?
拉克透胥(Lakatos)不認同庫恩的科學史觀及歷史詮釋。他的任務是使那些科學家的決定看起來更合理。他就要重建一套科學的方法論。
波柏的洞見是否證論。但如果一個理論有一點點問題時候就被丟掉,這樣不會有任何進展。拉氏認為這其實是三方的角力: 該理論,敵對的理論,和世界。這好像你跟朋友到草原上遇到獅子,你不用跑比獅子快,你只要跑比朋友快就好。一個理論生來就有例外,這樣世界就判你輸啦。
拉氏引進研究綱領(research program)一字,意思類似典範。他認同典範的重要性,卻不認為研究綱領只能有一個佔主導。他認為要衡量敵對的理論,需要一段時間,並讓他處理自己的異例問題,先帶起研究風氣,搞不好有天就發展出解釋力。這好像你要培訓小孩跑步,不能在六歲就決定誰是奧運選手。理論一連串修正版本,合在一起看,才應該是我們評判的對象。
[子宇注曰: 本段離題] 我跟你講,康德取得教職的時候都四十幾歲了,然而十年內就一本一本的出書了,現在都是名著! (越講越激動)在現在,他評鑑早就不過了! 七年就評一次了! 大家不否認黑格爾(Hegel)的成就整體大於謝林(Schelling),但是謝林風光的時候,黑格爾還在當他秘書呀!不過修姆(Hume)在年輕時候就完成我們現在讀的書,真的是早慧型的。拉克透胥應該有讀哲學史啦。
研究綱領有三個東西: 核心(hardcore),消極啓發(negative heuristic),和積極啓發(positive heuristic)。
一個科學研究綱領從頭到尾共享的東西,叫核心(hardcore)。以哥白尼學說來看,它的核心就是“行星繞太陽運行。” 牛頓時代力學的核心,是牛頓定律和重力定律。因為同一理論的一系列的修正版本中,都承認核心,才可以加以比較。好像孟子說人有千百種,但是不能沒有仁義,否則你就是狗。一樣,沒有了核心,就不是同一個綱領。
理論遇到異例時,你不要先咬定他會否證理論。你可以改輔助假說,改初始條件的假說,觀察的陳述——這些“保護帶”中的內容。就是棄車保帥的意思。這個叫消極啓發: 規定你不能拋棄核心。用口號來說就是,千改萬改,核心不改。
再以哥白尼為例,必要的時候,我可以跟你“盧”你知道嗎,就說你的觀測數據不一定準喔,那個要多放一個周轉圓,這些都是可以放棄的。[子宇注曰: 實驗誤差報告....] 但是他不能倒過來說,其實是地球在動,因為這樣就不是哥白尼理論了。
又像是說牛頓一開始假設太陽不動,算出來不對,後來改成共同繞質心運動才對。我們高中有教大家波耳(Bohr)氫原子,大學又再教一次氫原子,連氦都沒講過。為什麼? 一個是太難算了。一個是我們的理論總是著重在最簡單的例子。等我們講到實在論(realism),再回來這個問題。
消極啟發則教你怎麼防禦,積極啟發就告訴你怎麼攻擊。有些修改的方式是退步的,例如使用特製(ad hoc)假說。但進步的綱領也可以越來越擴大。有的綱領一時處在低潮,可是度過那段又東山再起,這是有可能的。因此你可以等,可以帶著希望——拉克透胥認為這是理性的。短期的退步可被忍受,長期的不行;倒是他沒有說短期和長期的標準。
只要“理論成長超越經驗成長”,就是持續預測出新事物,理論就有進步。反之,若敵對的研究都做出來,你才去改你的假設,讓你的理論吻合,這樣就沒有進步。
那他主張我們要怎麼比較不同研究綱領? 即使理論不可共量,不同綱領還是有進步退步之分。他希望重建一套標準,並顯示出大部份歷史上的科學家都是理性的,即使仔細檢視的時候在短期可能是退步的。這好像,一條河曲曲折折,但是從遠遠地看他還是堅定地往東流入海。
[子宇注曰: 前幾次提到的很多問題還是存在。拉克透胥的意見以預測力作為評估的標準。但是不同理論對什麼是問題的看法不同: 可能笛卡兒認為牛頓沒有解釋到引力怎麼從接觸力緣起,但牛頓不認為這是問題。此外,有人偏好較粗略但簡單的理論,有人偏好較複雜而有預測力的理論。]
[同學發問: 誰決定哪個應該放在核心裡? ]
這不是大家決定的。如果大家有共識,絕對時間與空間應該是牛頓核心的一部分,那麼它就被當成核心了。這種問題總是存在: 康德式微後,他的繼承者會覺得新康德哪叫康德呀。
[同學發問: 如果有的比較接近拉克透胥所描述的,有的接近庫恩描述的,那麼學界已經放棄了大一統的描述了? ]
法國的科學史界會說歷史是破碎的。現在很少有人想用單一理論描述整個歷史了,因為太多元了,歷史不是這樣的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