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讀書筆記——王瑜鈞與時間樂隊
Jan. 21, 2015

今天我去聽了“王瑜鈞與時間樂隊”演唱會。同行的還有吳沛綾跟她的兩位朋友。(我跟他們攀談了一下,都是有趣的人。一個在分析海上的重力場,一個想去私下找教授學寫作並當作家。) 一開始是吳沛綾分享一個 youtube,我才會知道這個表演,因為喜歡爵士風格就買了票,一張還要500呢。

造型有點像古早美國的鄉村,華山文創園區真是個可愛的地方,我可以坐在這裡一整夜呢。還有這裡真的好閃——沒辦法,景色好。展場 “Legacy” 不是很大的空間,大概比鹿鳴劇場小一點。場中大家站著(快結束時我已經腰痠背痛了),有幾張窄桌子,還有賣酒跟飲料。

歌手穿了紅絲絨的衣服跟牛仔褲,說話的聲音散散的,有點呆萌,跟唱片中嫵媚成熟的感覺差很遠! 樂手自己也穿著休閒的衣服,有時還會伸懶腰。這個場合顯然比學院音樂輕鬆很多,像是大家會走來走曲,搖來搖去,小聲談話,總之觀眾的距離比較近。有一首歌裡面,歌手還請了一些她的朋友一起來唱。

聽到該團的音樂,我第一個反應是,都是滿爵士式的花腔,但是那些和聲外音不自然的程度我無法評價是否高於一般情況。總之他們看起來都不是科班出身的——這未必是壞事——但他們對音樂很有敏銳度。像是有《安達魯西雅》那首,《立陶宛的姑娘》那首,配器跟音型都很有一些歐洲風情。《丁丁》那首,在音響上暗示了一些狗的聲音,很有創意。

大體上這些音樂都滿好聽的。但是我聽了一個多小時還是有點膩。歌詞通常很有詩意,但是因為沒有字幕,我大部份時候都聽不懂。因為旋律性不高,都像宣敘調,和聲至少要有起伏,會比較引人注意。或是,反過來說,和聲是固定的,那麼要不斷在織體上變化。而歌手的唱腔也不是很美的那種方式,而他們是有理由的。讀者可能會說獨立樂團就是這樣,這就是現代性——用江蕙那樣好聽的聲音就不適合了。可是我仍不認為這是動人(moving)或是有表現力(expressive)的曲子。

難道古典文明一點意義都沒有嗎? 我媽跟我都絕不這樣想。她的學生常常執導即興,但是沒有古典的原則,她則看得快吐血。總之大家爽就好了,而大體上我也滿爽的,但我還是不會讚許這樣的音樂——這兩件事要分開來看。

arrow
arrow

    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