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六月二十三日獨白
June 23, 2013

晚上讀不下書,只好點開自己的臉書首頁,往下滑。有些印象中的東西我找不到了。它們不見了嗎?

高中畢業,跟著同學的潮流辦了帳號,當時還沒見面的電機同學之間,互相毫無顧忌的開玩笑;知道對方的脾性後,連按個讚都要考慮,我想這就是“社會化”吧。這些讀者來來去去,我卻只能得知有幾個人按讚。當我吐出哪個不成熟的觀點,怎知道誰想的是什麼呢? 看到某個不受理解的幽默感,給誰什麼印象?

不曉得在大家眼裡我是怎麼樣的一個人。有人會說,“你很特別,有許多獨特的想法,為什麼不開個部落格?” 我本來不愛寫字,但生物總有本能,看到按讚會再度可望得到肯定,於是才時時把路上的隨想備忘下來。在電夜編劇組合作過的同伴,說我是文字製造機,我自己倒懷疑其品質。我想法平凡到,以至於那些領域的專家看了只會笑。我的音樂程度大一都比不上,連一本對位法或音樂史都沒看完,也尚未建立完整的審美觀點。我的論證,以哲學系的標準根本不及格。至於文學,我更是門外漢,只是讀書後會用平淡的白話文寫下感想。

又有人要說,“很少人有這麼廣泛的興趣呀!” 可是廣泛又怎樣? 這只是因為我看過幾本電機系同學不太有興趣的書。換個角度,如果音樂系的翻翻信號與系統之後,每天告訴大家: “欸,我會傅利葉轉換!” 這有什麼了不起嗎? 所以我不曾認為我寫下了什麼有價值的東西。(而且想法常常在變——這是好事。我寫下的,不過是短短一生中此刻難得的斷層掃描,因為過會又變了。)

電磁學期末考要到了。一年來Griffiths的書被我讀過五百多頁,書背都裂開了——也或許是是裝訂太差了——我反而懷疑我的物理有沒有進步。每次都到考前讀解答手冊到兩點,有幾次也考滿高分的,但是把解答遮起來,又可以寫出幾題呢?

如果說物理好不好分成知識和能力兩方面來講,無疑在前者得到不少。會解Laplace方程式,知道怎麼推波導管裡的E跟B....但是關於物理的創造力,還有李琳山老師講的engineering sense呢? 我怎麼知道這項要先用這個表示,再去做什麼近似? 看到答案有個負號,怎麼知道是從哪一步跑出來的? 或是電子電路裡面,一看就知道這幾顆BJT可以被忽略? 或是機率裡面,看圖形就知道Jacobian差兩倍? 都沒有老師或解答可以教我,而要一遍遍回顧才能吸收吧。

我卻常譴責自己的耐心與自制力不足,遑論學會這些能力。我知道讀書人最好每看完一兩頁後,想一下大概在講什麼,自己默寫一遍,然後想一想習題,因為未經主動提取的記憶不容易維持。但我才修了25學分,負擔就好像使興趣變質——我看到長一點的積分就覺得煩,看到只是代數字就跳過,最後就坐著發呆,或是抬起頭來看妹——偶爾啦。

既然這樣我真的知道什麼是學術嗎? 高中時候我看過一本“費曼的彩虹”。二十出頭的作者發表了創新的論文,因而獲得一年的機會,到加州理工自由研究,想不想教課或寫論文都隨他。可是他東看西看,發現啥都想不出來,非常恐懼,就常常敲門找費曼(Feynman)聊天。像費曼這樣天才,都有遇到多年的研究瓶頸時候。證明費馬猜想的懷爾斯(Wiles),把教職工作減到最低,每天關在閣樓裡,固然成功證明了;但是有多少“懷爾斯”死在密布蜘蛛網的閣樓,白骨也被世人遺忘。

我和大家說喜歡她——我是說數學或物理——但我對她的了解有多少? 我心裡的她是不是我的想像? 回憶起當初喜歡她的那種悸動,想和她從朋友升級成情人,卻擔心有沒有此生不渝的愛,以至於願意付出一輩子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