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讀書筆記——孤獨的花
Dec. 24, 2012

跟大家介紹一首我很喜歡的,孤獨的曲子,希望各位聽了也覺得很孤獨,嘿嘿。

舒曼的大型曲目,設計大都不成功,但他的短曲常有一種精鍊的詩意。而且他有種天賦,能捕捉標題音樂意境。這兩頁《孤獨的花》(Einsame Blumen, op. 82 no. 3)不能說是什麼偉大的巨作,然而在鍵盤上實際聽到它的音響,卻曾使我流淚。

這首曲子裡沒有一個音不孤獨。主題段落(m.1)左手伴奏十分稀疏,音域又偏高,給人晶瑩而易碎的質感。舒曼偏愛模仿(imitation): 右手有兩個聲部輪唱,製造出相當多不和諧的倚音(appoggiatura)。雖然寫在降B大調,一種沉痛躍然紙上。

m.19的中間段,筆鋒一轉,至g小調,織體漸趨厚重;第二次陳述(m.23)和絃配置音更多了。這8小節看起來稀鬆平常,但和主題強烈對比之下,已經讓人心碎。

舒曼是個仔細的作家: 主題的3次出現,不論長段或和聲都有變化。有許多和聲進行單看起來沒什麼特別,但合在一起,似乎製造了從希望轉而消沉的氣氛。例如小三和弦的副屬和弦,或是大調的和聲再接上借用小調和弦,特別如此: (不註明轉位)

(m. 45) V / IV -- IV -- V / II -- II
(m. 57) V / II -- ii7 (降b小調)
(m. 66) IV -- V / V -- I64 -- V / vi -- vi

一枝孤芳自賞的小花,見到路人經過,便挺直了腰桿,以為終於有人欣賞它的美。有人低頭瞥了一眼便繼續趕路;有人不小心踩了一腳;有人根本視若無睹。於是小花累了。當人潮散去,它又回到孤獨呢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QED314159 的頭像
    QED314159

    定理至此證畢。

    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