軟網校隊之風雨無阻小琉球行
Aug. 11. 2014
Aug. 8 (Fri.)
下午一點多,搭過5個小時悶熱的客運南下,主辦人滕偉新,高碧憶,盧易威和我,搭了一段公車,與顏毓君,黃俊杰和他女友會合,走到我們寄宿的滕家。已經是屏東的中心了,鐵皮柵欄,廢棄的水泥屋與長了雜草的農田,仍看似荒涼。滕家有三層樓,相當寬敞。
稍歇之後,我們的晚餐是旁邊的丹丹漢堡,結合中式早餐和西方垃圾食物的早餐店。然後又走到“瑞光夜市”,大大的招牌寫道,但其實只有一條街的大小。每次來這裡,滕偉新說,開張的店都越來越少。確實,滷味店,撈假魚的小池,紅茶冰,臭豆腐等等,要不是乏人問津,就根本廢棄著,雖然現在已經入夜了,夜市的開張時間。
我們6個人回滕家玩桌游: “Uno”,及”心臟病”。 我越來越覺得我的神經傳導跟智商都有問題,常常是倒數伸出手的人。黃打開了一個app,隨機選“真心話大冒險”(truth or dare)的題目,最後我們互相錄影,上傳到facebook,真是形象崩壞,除了有些超誇張的只好以共識決跳過。
午夜,安然和木笑瑞也來了。梳洗後,大家坐到二樓的房間裡聊天。滕把燈關上,放了一個正十二面體的塑膠製品,從球心可以投影出星空,雖不清楚,總之頗有氣氛。大家講八卦和兩性議題到三點;關於這些我恐怕不方便重述。
Aug. 9 (Sat.)
白白吃完早餐——滕家奶奶準備的饅頭,燒餅與稀飯等——之後,一行人由滕爸爸載到附近的客運站,那裡盧易威學長和女友,陳穎厚學長及徐雅芹,打了招呼。再搭一小段客運就到東港了。
這時開始下傾盆大雨,海水也翻騰直到混濁。透過霧濛濛的雨,是工廠和灰煙在遠處。搭上船,(字面上)像雲霄飛車一樣起伏,大家待在船艉欣賞壯觀的景致,歡呼聲隨著浪花高高低低——這卻在幾分鐘之內,就從“哦!!哦!!”變成“嘔…嘔…” 對拿著塑膠袋的我來說,這半個多小時顯得非常漫長。一直到下午兩三點,我都覺得胃不舒服。
工作人員,半個身子伸出艙門,從岸上接過並栓在碼頭的鐵柱上,手臂一樣粗的麻繩。港灣內的浪消弭成溫馴的柔波。一排整齊的五顏六色素雅的房子,約莫都是三層樓,海邊停的摩托車與濕濕的大片石板地,暗示了海洋風情: 這裡就是小琉球(琉球鄉),而我們到了“白砂觀光漁港”。
民宿,在“龍蝦洞”附近,是一間可愛的花園裡的平房: 牆上被黏滿貝殼,而它的石板小徑,也被刻出可愛的海豚和魟魚。我們租了兩間: 四人房和六人房。六人房僅能容納床鋪;有一個少女風情的小壁龕,高碧憶先占下來躺了。四人房豪華許多: 除了寬敞的淋浴設備,有玻璃圍著,兩間鬆軟的大床旁邊更有沙發,及小地板。
海仍然在翻騰,就跟現在我的胃酸一樣。一排拴住的船隨風整齊地擺動。在建築物的陰影中,雨滴暫留地的平行線仍不容忽視。我們坐在涼亭裡玩了幾盤“人狼殺”,但我還是沒進入狀況。這遊戲真的不錯,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學學。
大雨已經變成毛雨,我們和另一些房客往下走,隨著解說員,到潮間帶——由珊瑚礁隆起而成(大概吧)又受水侵蝕,所構成的坑坑疤疤的凹槽。海藻時淺時厚,覆蓋在礁石上。凹陷的一個個小池裡是: 陽隧足(basket stars),棘皮生物,五輻對稱的觸手,看起來頗噁心;海膽,常常藏在石頭的縫隙裡,我很怕踩到;螢光的小魚,一群更稀奇的訪客;以及模樣恐怖的小蛇(或是鰻魚?),正從石頭底下探頭。
走到一半,雨勢突然變大了。一開始躲在海蝕拱和海蝕凹洞裡,我們終於認命,冒雨走回民宿。晾過一下衣服,一行人各自騎機車到附近的烤肉店吃晚餐,因為訂位的時間差不多也到了。蛤蜊,蝦子,秋刀魚都滿新鮮的。我吃了一個小時就飽了,但學長姐們的年齡層那桌,竟然直到限制的兩小時,架上還是滿的,令我覺得慚愧…..
一行人吃完,又騎去另一條街—這裡攤販稍微多了些。海燕窩,烤魷魚,飛魚卵香腸,以及黑輪等,洩露出我們身處海島。在一個紀念品店,滕和高各都寫了一張明信片寄給自己——我偷看到的。(不過我從來無法理解這種浪漫情懷)
天色非常暗了,故行車路況讓我擔憂: 偏僻之處,路燈更稀落了,樹林跟散見的住宅也都化為飛嘯的黑影;有些曲折的彎道簡直跟賽車跑道一樣。何況我的司機是考過駕照後第二次騎車——這是我很想忽視的一件事。不外乎20分鐘,我們又回到民宿。原來小琉球這麼小: 我們已經繞一圈了。
去洗澡刷牙的路上,吸引我的是大大的滿月(我想起明天就是中元了,難怪,而且這次的月亮比平常大,也比平常亮,新聞說)。我轉而俯視黑暗中的白浪,稍微反光,好像油畫上剛被塗上的一抹油彩;以及,有紅有綠有黃,頻率不一的燈號,唯一的線索使人可辨識陸地。遠處屏東的燈火染黃了雲霧,好像失火一樣。我站在那邊幾分鐘吧,好感傷,又好想站一整晚,卻因為蚊子太多——真的很多——只好回房了。
Aug. 10 (Sun.)
我睡得不錯。一起來,我也趁機到旁邊沙灘,應該是中澳沙灘,散散步,那裡陳穎厚和徐雅芹已經在漫步了。光從雲隙中灑在海上,讓遠方特別閃亮,好像有飛碟要降臨。因為深淺有別,遠處的海是綠的,近處藍的。襲來的浪仍然滿急的,從近處看我第一次發現;也因此民宿轉告說今天還是不能浮潛。沙子真的是被許多五顏六色的貝殼被磨蝕成的;更遠一些還有星砂(star sand): 有孔蟲 (foraminifera)的殘骸。低頭一看有生物在動,原來是各種貝類: 有圓錐形的,有盤繞數圈的,有梨形的;一旦注意到腳下,一路上竟然到處都是小動物,我注意到。更偏遠處,也有一些墓園和野狗。上面的馬路有車子運金紙——今天是中元節,我想起。
一行人又騎車上路。我好奇小琉球的深處為何,似乎沒有什麼景點。九彎十八拐的小徑不時給我柳暗花明的印象;也可偶爾瞥見在島的核心低漥處的人家。
“白燈塔”,一座小而矮的燈塔是,相傳,日治時期鬧鬼的地方,但此時不開放。探頭進去樹叢,我們發現蕨類之中一個被踩出來的小道,可以探望下面的碼頭及人家,景致好美。可惜有牌子說“前有斷崖勿入”,還是別下去的好。
“美人洞”旁是 “蛤板灣”,另一個潮間帶。我還在考慮要不要把拖鞋弄濕,浪就打過來了,令我省了這個麻煩。因為均勻的大圓石延伸甚廣,我可以深入淺灘,放任自己被海浪環繞,感受它的壯闊。大家忙著打水漂——這又是一件我始終學不會的事情了。我們拉著手一起跳起來,請路人捕捉一張漂浮空中的瞬間。
“肚仔坪”,又是另一個潮間帶,生物更多,和另兩個都不一樣: 沙灘旁緊接巨大的岩塊與峭壁,一直到海蝕可及的水位為止被磨瘦了,使它們頭重腳輕,道理跟地標“花瓶嶼”相同。而且石頭上的海藻特別少,允許我飽覽石縫裡的生物: 小螃蟹,陽隧足,小魚,海膽。水從石隙中流瀉,約定俗成一條條運河。水特別涼的一個地方,我回溯,原來是從山邊漫出的。
回到昨天暫停的同一條街,我們進去吃了快餐,像是櫻花蝦炒飯,蛤蜊湯,蚵仔湯,海鮮粥等等——都很新鮮! 這時又下起傾盆大雨,我們趕快回去收拾東西。臨走前,一行人到一個可以眺望花瓶嶼的看台拍拍照,也買了當地名產麻花捲,最後回了來時的港口。
今天的海,雖然還是翻滾著而且黃濁,已經不像來時那樣洶湧了: 所以船隻並未上下顛簸,而是溫和地左右搖擺,乘客也不用,像先前,驚恐地互相抓來抓去。到了屏東,一行人道別,各自分散。
這次實在要感謝主辦人滕偉新辛苦的規畫,也認識一些新朋友(尤其是可以容忍我玩桌游的時候完全在狀況外,表示大家人都很好….)。雖然沒有浮潛到,可是潮間帶的景致還是值得一看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