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June 14, 2021
 
最近有些台大同學提出廢除大一國文必修,並改成通識。一些辯護國文必修的人認為,古文才是寫作養分",古文能讓人理解中華文化的精髓。我認為,很多人從莊子學到人生智慧,從史記得到借鑑,從唐詩紓解壓力,他們講的都對,但這不是多數人的基本需求。然而,對於只是想盡快找個公務員,翻譯,記者工作的人,他們可能不需要這些東西。
 
儘管我很難理解這些人的想法,我也想到,也有很多人認為微積分沒用,數學系卻一直強調微積分可以培養什麼素養。當然,因為微積分不是全校性的必修,但國文是。然而,很多讀理工的同學可能也覺得工作中用不到微積分,這點和國文的情況沒有很大差異。我既然說莊子、史記、唐詩不是大部分的需求,那我實在也想不到,一些複雜的三角函數的極限,行星軌道是橢圓的證明,保守場沒有旋度,這些對大多數人有什麼幫助。我實在講不出口,極限、行星軌道、保守場,如何給理工學生給了一個更好的工作,或培養社會需要的能力,我覺得這些宣傳不是很誠實。
 
也許爭議在,學校覺得對學生重要的,和社會覺得重要的不同。現在的大學,往往想盡辦法說服大眾,他們是有用的。同時,教授又研究一些業界不需要的東西,而且希望政府或企業給他們經費。這兩個陳述是矛盾的。大學不斷宣傳他們對社會多有幫助,企業於是錄用這些"高學歷"的人,搞得那些只想餬口的人也要念大學,而企業又要重新訓練這些沒有實務能力的人,學生和企業都浪費了彼此的時間。
 
或許不是大學的錯,而是世界變得太快。以往,念大學的人很少,大學畢業生獲得了其他管道難以取得的知識,畢業生的涵養能夠領導大眾,成為社會的棟樑。現在,像我們知道的,現代的企業只有計算機相關的產業有比較高的薪水,我也不喜歡這樣的發展,也批判很多次了。不管怎樣,傳統大學的科目,因為時代的變遷,已經不是一種知識資本。那這樣是不是應該恢復技職體系呢?好像也不行。因為,以往的收銀員,廚師,工人,農夫,都能有一定的保障,而他們未來都可能會被機器取代。
 
我認為大學應該是前瞻的,無用的。此外,大公司會贊助一些機構,直接培養大公司需要的能力。像是谷歌贊助了一些 coding bootcamps ,他們能更快進入職場,如果用心學習,表現也不一定比較差;傳統大學的畢業生的薪水也許比較高,但花在學位上的時間不一定划算。
 
我的看法是,高教應該減招,不想念大學的人就不要念大學。如果適當地分配資源,工時應該可以簡短,已經進入職場的人,也可以回到大學進修。人們有盈餘時,自然會投入一些理想的研究。去念大學的人,目標是得到一種更好的涵養,而不完全為了薪水。大學可以決定學生念莊子或是行星軌道,學生不爽的話也可以不要念。大學必修的正當性,也不是一個問題了。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國文 必修 高等教育
    全站熱搜

    QED3141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